我並不是第一次看《遙望越南》,之前看的時候很是替主角Kim的遭遇與仁慈感動,不自覺地流下眼淚,對戰爭帶來的創傷感到氣憤。可能有對其中某些觀點不甚認同,但當時並沒有多加深入懷疑,只是照單全收。當我還對電影懵懵懂懂時(當然現在也沒有多了解),以為所謂實驗電影跟紀錄片的定義都只是籠統的"看不懂"跟"紀錄真實",在修習了許多關於非劇情片的課程之後,逐漸了解作者在對待任何公開播映的作品,都是細心縝密且極欲傳達某些訊息給觀眾的。此次再看,發現許多沒注意到的細節,多了不一樣的想法。就形式上而言,《遙》片就如同我從前所知道的紀錄片,從實際有的資料,譬如之前的採訪照片或影像畫面去探索,再找相關人士做訪問,從淺到深、遠到近的抽絲剝繭,營造出一個真相大白或情感高潮的迭起,然後結束影片,算是很習以為常的表達方式。而《越南家書》的表現手法就顯得相當有趣,以實際存在的信件為故事推展根據,搭配同樣是真實的類似家庭影片的軍中片段,找來演員有感情地念出信中內容,搭配當時著名的反戰歌曲,歌詞又與戰爭的前後情形有所呼應,整部片其實是經過作者巧妙組合而成的"故事"。儘管說起來是每種元素的刻意編排,但卻使人信服,甚至我會自然地將畫面出現的美國士兵套入信件的內容,以為那就是寫信給家人傳遞思念的人。
這兩部片都能讓我從不同面向更加深入了解越戰,不管是在叢林裡作戰,夜晚思念故鄉的美國士兵,或者是被汽油彈誤炸的越南小女孩,都是戰爭造成的悲劇。但兩次看《遙望越南》的這中間我又多接觸其他形式的紀錄片,譬如以平穩旁白敘述猶太集中營的《夜與霧》,或是在女影看到介紹女性電子音樂家的《戴麗雅:聲音的煉金師》,在Delia的合成音樂以及訪談下搭配極具實驗風格的影像,為這短短的紀錄片增添更迷幻的色彩。《遙》與其說是形式上有些普通,或者某些地方也可以說是"低成本"了點,但除此之外,第二遍看恐怕會對其中作者的觀點感到困惑、質疑與不認同。Kim不斷的寬恕漸漸地不太真實,儘管那確實是作者帶著攝影收音器材親自捕捉的真實畫面,看久了卻越發懷疑是否那無時無刻都微笑的臉龐是經過事先"溝通"才表現出來的。當然各種的採訪都不可能表達出完全的真實,受訪者面對攝影鏡頭要說出多少程度,或是以怎樣的辭彙修飾我們都無從得知,甚至是人的記憶都可能經過長時間的消磨而扭曲,而即便在當下,我們每個人也都會對同一件事情有不一樣的看法,如果要像我以前覺得紀錄片就是要傳達真實,那其實是相當困難的。而收集好了素材,到剪接台上又能做第二次的創作,如果《遙望越南》的素材由越南人操刀,必然會展現不同的觀點。在這部片,會讓我覺得作者努力地替美國療傷,Kim先感謝救了她的醫生、拍下震驚世人的相片的攝影師,最後與按下發射鈕的美國飛行員相擁,這樣溫馨充滿慈悲的一刻,相信能讓許多參與越戰的美國人看了如釋重負、獲得慰藉,不用再借酒澆愁,夜晚能安心入眠。
兩部片皆有出現越南退伍軍人紀念碑的畫面,Kim參加了退伍軍人節,站到台上發表同樣能安定美國人心的演說。而其中有位攝影師認為這個演講(還是什麼我忘了)可以讓美國與越南和解,詭異的是我怎麼想都覺得越南受得創傷較大,戰爭沒有發生在美國本土,的確有很多年輕人到異地送命,但這場戰依然在越南存有不間斷的後遺症。或者更值得疑問的是,美國為什麼要插手別國的政治?他們有什麼權力?而在《越》片中則是軍人遺族在紀念碑上尋找親人、愛人名字的畫面,旁白是她們對逝去摯愛的發自內心深處的告白。兩者當然都是具有反戰意識、倡導和平的,但是對於沒有參與越戰,甚至不明白戰爭亂世的可怕,處在安定且生活富足社會的我們來說,《越》的傳達或許能帶來更多的認同。信件的內容從很高興要為國爭光的出征;指認同袍的屍體,體會戰爭帶來的恐懼;在下著雨的闊葉林中思索著這場戰爭的意義;在南半球的熱天午後慶祝聖誕節,夜晚看見散落在空中的炸藥火光絢爛而諷刺的像極了煙火;到士兵們聚在收音機旁聽到可以回家時的歡呼;到結尾,遺族在紀念碑上尋求最後的安慰......這些富有層次的片段帶領我們走過越戰,讓人能深入體會這段歷史記憶,這是《遙望越南》難以給人的親近感,儘管資料畫面中,Kim裸著瘦小身軀奔來,背後皮膚都燒得焦黑剝落的畫面令人傷心得不敢直視,但其後的影片發展卻會逐漸讓人抽離。前者雖然是蒐集了許多不同個體的意識,卻能綜合起來成了一條美麗又感傷的線;後者藉著Kim一個人去對更多人放射出去,但那撫慰人心的寬恕最後反到多得有些理想化,同時那好像急欲撫平美國傷痛的意識在第二次看更顯突出,多少讓人有些疏遠。
但不管如何,兩部片都是對於戰爭與其後造成的傷害的反思,紀錄片或許不能完全地傳達真實,何謂真實對每個人也有不同的解讀,但紀錄片還要反應某種觀點,可能是批判社會的、揭露表層的、反省的、介紹某個重要人物的,有著這些紀錄片作者的努力與堅持,很多事情才能在我們面前一一呈現,帶領著進入另一個世界,給我們不同的觀看角度去思考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